《成本管理會計》答題紙
姓名: 專業(yè):
學號: 學習中心:
成績:
《成本管理會計》期末考試A卷
一、單項選擇題(答案務必寫在答題紙上,每題2分,共30分)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時,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 )之間進行的。
A、各輔助生產車間 B、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
C、各受益的基本生產車間 D、各受益的企業(yè)管理部門
2、下列變動成本差異中,無法從生產過程的分析中找出產生原因的是( ?。?br/>A、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B、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C、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D、材料價格差異
3.某企業(yè)只生產一種產品,單價5元,銷量100件,變動成本率30%,則貢獻邊際為( )。
A.150元 B.250元 C.350元 D.450元
4.如果某企業(yè)連續(xù)三年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分別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第三年的銷量最小 B.第二年的銷量最大
C.第一年的產量比第二年大 D.不確定
5.在變動成本法下,不屬于期間成本的項目是( )。
A.固定生產成本 B.固定銷售及管理費
C.變動生產成本 D.變動銷售及管理費
6.在下列指標中,可據(jù)以判斷企業(yè)經(jīng)營安全程度的指標是( )。
A.保本量 B.貢獻邊際 C.邊際貢獻率 D.保本額
7.某企業(yè)的維修費是一項混合成本,在過去的12個月中,修理業(yè)務最高耗時30人工小時,發(fā)生修理費480元;修理業(yè)務最少時耗費12人工小時,發(fā)生修理費270元,則可分解出修理費用中固定成本為( )。
A. 110元 B. 120元 C. 130元 D. 150元
8.如果預算中,預算期永遠保持為一個固定期間,如12個月,這種預算的編制方法是( )。
A.固定預算方法 B.彈性預算方法
C.滾動預算方法 D.定期預算方法
9.設某企業(yè)生產某種半成品2000件,完成一定加工工序后,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進一步深加工之后再出售,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價15元,若深加工后出售,售價為24元,但要多付加工費9500元,則“直接出售方案”的相關成本為( )。
A.48000元 B.30000元 C.9500元 D.0元
10. 某企業(yè)2019年計劃第一、二、三月采購直接材料分別為3885元、5800元和5820元,采購當月支付購貨款的60%,下月支付余下的40%,則企業(yè)將在三月份為采購直接材料支出現(xiàn)金( )。
A. 5812元 B. 4662元 C. 5564元 D. 以上答案均不對
11.對成本中心進行業(yè)績評價時,主要采用的指標是( )。
A.邊際貢獻 B. 責任成本
C.投資報酬率 D. 經(jīng)濟附加值
12、為了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必須設定一個( )
A.標準工時 B.定額工時 C. 預算工時 D.實際工時
13、下列關于平行結轉分步法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平行結轉分步法要求各步驟計算的在成品成本轉入下一步?
B.平行結轉分步法下的在產品是指本步驟尚未完工的在產品,即狹義在成品?
C.平行結轉分步法各步驟生產的成本費用既包括本步驟發(fā)生的成本費用,還包括上一步驟轉來的費用?
D.平行結轉分步法下的完工產品是指最后步驟的完工產品,即狹義的完工產品
14、作業(yè)成本計算法下的成本計算程序,首先要確認作業(yè)中心,將( )歸集到各作業(yè)中心。
A、資源耗費價值 B、直接材料
C、直接人工 D、制造費用
15、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結果比較準確,但分配計算過程較復雜的分配方法是( )
A、計劃成本分配法 B、順序分配法
C、代數(shù)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二、多項選擇題(答案務必寫在答題紙上,每題3分,共30分)
1、關于交互分配法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br/>A、對各輔助生產車間的成本費用進行兩次分配
B、不考慮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的勞務量
C、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全都進行交互分配
D、較直接分配法提高了分配結果的正確性
2.全面預算中,財務預算的主要內容有( )。
A預計利潤表 B現(xiàn)金預算
C專門決策預算 D 單位生產成本預算
E預計資產負債表
3.( )一般屬于無關成本的范圍。
A、歷史成本 B、機會成本
C、聯(lián)合成本 D、專屬成本
4. 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內部轉移價格的有( )。
A. 市場價格 B. 雙重價格 C. 標準成本加成
D. 標準成本 E. 協(xié)商價格
5 某企業(yè)只銷售一種產品, 2018 年銷售量是 8000 件,單價為 240 元,單位成為 180 元,其中單位變動成本為 150 元,該企業(yè)計劃 2019 年利潤比 2018 年增加 10% ,則企業(y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銷售量 534 件 B. 降低單位變動成本 6 元
C. 降低固定成本 48000 元 D. 提高價格 6 元 E. 提高價格 8 元
6、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的方法有( )
A.約當產量比例法 B.交互分配法
C.按年初數(shù)固定成本計價法 D.定額比例法
7、當企業(yè)的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時,應不繼續(xù)生產某虧損產品的條件之一是( )
A、該產品的單價等于單位變動成本
B、該產品的單價小于單位變動成本
C、該產品的單位貢獻邊際小于零
D、該產品的變動成本率大于100%
8.分批法適用于( ) 。
A.小批生產
B.大批、大量,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C.分批輪番生產同一種產品 D.單件生產
9、差量成本這一概念經(jīng)常用于( )的決策。
A 不同生產能力利用率下的成本差別
B 接受追加定貨
C 零部件是外購還是自制
D 某項不需用的設備是出租還是出售
E 半成品直接出售還是加工為成品后再出售
10. 影響利潤中心考核指標完成情況的因素主要有( )。
A.銷售價格 B.銷售數(shù)量 C.各項成本 D.品種結構
三、(10分)
1. 簡述作業(yè)管理的實施步驟.
四、計算分析題(每題15分,共30分)
1. 某企業(yè)生產上需用某種零件,如自制,每件的變動成本為25元,但需要為此購置一臺專用設備,購入價為9600元;如外購,采購量在1000件以內,每件外購價為37元,在1000件以上,每件外購價為33元。
要求:(1)分別計算1000件以內和1000件以上采購量的成本平衡點;
(2)若實際采購量為900件時,應自制還是外購
2. 某產品由兩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隨加工進度陸續(xù)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額為:第一工序60%,第二工序40%;在產品在本工序的消耗定額按50%計算。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第一工序2 800件,第二工序1 800件。該月月初在產品原材料費用和本月原材料費用合計為35 000元。該月完工產品為2 720件。
要求:按約當產量比例法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原材料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