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研究21秋在線作業(yè)2-0005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抒情者自我心理體驗過程中情緒的流動是指( )
A.內在韻律
B.外在韻律
C.情感
D.思維
2.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同時出現在 ,致使表面自相矛盾,卻在更高的真實層面上表達出情感的復雜狀態(tài)的一種抒情話語形式是( )
A.反論
B.正論
C.議論
D.悖論
3.《尚書?堯典》中 “詩言志,歌永言”類似于文學源泉問題上的:()
A.再現說
B.表現說
C.能動反映說
D.再現說和表現說
4.( )是由演員在舞臺上用動作和語言 表演,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種綜合藝術。 ( )是由演員在舞臺上用動作和語言 表演,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種綜合藝術。
A.散文
B.戲劇
C.小說
D.詩歌
5.對閱讀活動產生作用最大的是( )
A.審美心境
B.理想心境
C.現實心境
D.創(chuàng)作心境
6.抒情作品外在韻律變化的決定因素是( )
A.環(huán)境變化
B.情節(jié)變化
C.情感的起伏變化
D.思維變化
7.( )它是文學意義的中介形式
A.語言
B.形象
C.想象
D.情節(jié)
8.文學接受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
A.文學創(chuàng)作
B.文學閱讀
C.文學消費
D.文學鑒賞
9.作品中作家為表現情感 借助的抒情角色是( )
A.作家本人
B.抒情主人公
C.反面人物
D.現實人物
10.最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話語形式是( )
A.反復
B.反諷
C.對偶
D.悖論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1.19世紀法國批評家希波呂特?泰納將各民族文學的差異歸結為( )三要素
A.種族
B.時代
C.環(huán)境
D.背景
12.敘述視角可以有三種形態(tài),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古典主義的敘述采用的方式的是:( )。
A.敘述者﹥人物(從“后面”觀察)
B.敘述者=人物(“同時”觀察)
C.敘述者﹤人物(從“外部”觀察)
D.主人公視角
13.詩歌的審美特征應從哪幾方面加以把握:( )
A.表現性
B.超驗性
C.音樂性
D.舞蹈性
14.下面哪些說法可以成為“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這一命題的依據:( )。
A.語言是文學意義的中介形式
B.語言是文學的直接構成因素
C.語言決定了文學的特殊性
D.語言能窮盡文學作品的意義
15.在文藝起源的問題上, 主要觀點有:( )
A.模仿說
B.巫術說
C.游戲說
D.勞動說
E.再現說
16.閱讀身份實際上是包括( )在內的廣義上的閱讀心態(tài)和立場。
A.閱讀前的期待
B.閱讀前的預見
C.閱讀后的反思
D.閱讀后的檢查
17.它體現為( )和( )的統(tǒng)一
A.生活真實與現象真實
B.想象真實與內蘊真實
C.再現真實與表現真實
D.現象真實與內蘊真實
18.抒情性作品不同于敘事性作品的是( )
A.抒情性作品表達的是人的主觀感受
B.抒情性作品體現的情感成分較多
C.抒情性作品刻意描繪動作、展示情節(jié)、營造環(huán)境
D.抒情性作品側重展示客觀現實
19.下面哪種說法可以成為“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這一命題的依據:( )
A.語言是文學意義的中介形式
B.語言是文學的直接構成因素
C.語言決定了文學的特殊性
D.語言能窮盡文學作品的意義
20.詩化人生具有( )的人格境界。
A.真誠地直面人生
B.深沉的人道情懷
C.審美能力
D.淵博的學識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21.情節(jié)中,每個敘述單位都處于一定的關系結構中,承擔著近乎相同的作用。( )
22.除了論說散文外,在其他文體的創(chuàng)作中,敘事都是作為形象系統(tǒng)的補充形式而適當采用的()。
23.戲劇的一個基本表現手段是演員的舞臺表演。( )
24.在敘事性作品中,事件和情節(jié)得以發(fā)生發(fā)展的動力就是人物,所以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歷來都是居于中心位置的。( )
25.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體可感的事物、景物來傳達內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26.民間文學的創(chuàng)作 是 個人完成的。( )
27.敘事性作品是以情感為表現目的和表現對象的作品。
28.《尚書?堯典》的“詩言志,歌永言”類似于文學源泉問題上的再現說()。
29.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自始至終都是用具體個別的形象來反映生活,很少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斷。( )
30.早期的詩歌和音樂密不可分。后來詩歌雖然和音樂分化開來,但音樂的物質仍保留在詩歌中,成為詩歌的美學特征體裁標志之一,如:法國詩人魏爾侖提出“音樂先于一切”的主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