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22春平時作業(yè)3-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5 道試題,共 75 分)
1.組織成員的每一項成就都應得到組織和領導者的肯定和鼓勵。把職工的利益與工作的成績聯(lián)系起來,這是建立組織文化的( )。
A.目標原則
B.卓越原則
C.成效原則
D.正直原則
2.低績效規(guī)范和高凝聚力群體的生產率情況為( )。
A.高生產率
B.生產率水平中等
C.低生產率
D.生產率水平低到中等
3.社會交換理論首先是由( )提出來的。
A.舒茲
B.霍曼斯
C.沃爾斯
D.勞勒
4.組織行為學的研究證明,在一個管理組織內部,非正式群體( )。
A.是小山頭
B.對組織管理產生消極作用
C.對組織管理產生積極作用
D.既不妨礙也可有助于組織管理
5.一項正確的決策必須在現(xiàn)有的主客觀條件下能夠順利實施,這個原則是領導決策的( )。
A.信息健全原則
B.系統(tǒng)分析原則
C.可行性原則
D.時效原則
6.要充分了解一個人的事業(yè)生涯,就必須從兩方面進行考察,即( )。
A.個人和組織
B.設計與開發(fā)
C.主觀與客觀
D.領導者與被領導者
7.舒茲認為,一個包容動機很強且行為主動者,其基本人際關系反應傾向表現(xiàn)為( )。
A.內向
B.外向
C.支配
D.同情
8.權力本身并無好壞之分,權力的運用結果卻有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這是指的權力的( )作用。
A.影響
B.雙重
C.潛在
D.是構成組織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9.美國學者哈羅德·萊維特認為,組織變革的模式由以下( )等四個變量所構成,并形成特定的關系。
A.結構、任務、領導、技術
B.任務、技術、個體、結構
C.結構、任務、人群、技術
D.環(huán)境、任務、結構、人群
10.馬斯洛認為人的最高層次需要是?
A.尊重需要
B.成就需要
C.權力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需要
11.領導生命周期理論認為,隨著下屬由不成熟到成熟,領導行為的軌跡是( )。
A.低工作低關系高工作高關系低工作高關系高關系低工作
B.高工作低關系高工作高關系高關系低工作低工作低關系
C.低工作低關系高工作低關系高工作高關系高工作低關系
D.低工作高關系低關系高工作低關系低工作高工作高關系
12.家戴維斯對組織中的非正式溝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溝通形式是( )
A.集束式
B.偶然式
C.鏈式
D.流言式
13.管理方格圖中的貧乏型領導,在領導生命周期理論中屬于( )。
A.指令式
B.說服式
C.授權式
D.參與式
14.某公司一位員工日常行為表現(xiàn)如下:精力充沛,行為反應靈活而敏捷,行為的外傾性明顯。請問他屬于哪種氣質類型( )。
A.膽汁質
B.粘液質
C.抑郁質
D.多血質
15.有效的事業(yè)生涯設計與開發(fā),應該堅持什么原則?( )。
A.以個人為中心
B.個人與組織相結合
C.以組織為中心
D.以社會需要為中心
二、判斷題 (共 5 道試題,共 25 分)
16.組織行為學的方法論原則是:人本原則、系統(tǒng)原則和權變原則
17.工作設計的方法通常包括工作內容的設計、工作時間的設計、工作關系的設計和工作績效評價的設計。
18.個體決策的模型有四種,即純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隱含偏愛模型和直覺模型。
19.從性質上區(qū)分,沖突有破壞性沖突和建設性沖突。
20.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五個需要可以同時對個人產生激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