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心理學22春在線作業(yè)1-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 )是直接推動有機體活動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狀態(tài) , 是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
A.動機
B.內驅力
C.誘因
D.強化
2.學生的個別差異包括( )。
A.生理的個別差異
B.心理的個別差異
C.環(huán)境的個別差異
D.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和非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
3.( )是指一遍一遍地、原封不動地重復要記憶的信息。
A.復述
B.維持性復述
C.精制性復述
D.組織
4.( )是指一遍一遍地 、原封不動地重復要記憶的信息。
A.復述
B.維持性復述
C.精制性復述
D.組織
5.( ) 是指將要記憶的信息與已貯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 。
A.維持性復述
B.復述
C.精制性復述
D.組織
6.美國心理學家 柯爾伯格繼承了皮亞杰的研究路線,運用( )對兒童的道德判斷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追蹤研究。
A.對偶故事法
B.道德兩難故事法
C.兒童故事法
D.加一法
7.( )是指能滿足有機體需要的物體、情境或活動,是有機體趨向或回避的行為目標。
A.動機
B.內驅力
C.誘因
D.強化
8.( )是指較大兒童(10歲以后)根據(jù)行為者的主觀意圖作為道德判斷的基礎,是由兒童自己內在的價值標準所支配的道德判斷。
A.主觀道德
B.客觀道德
C.他律道德
D.自律道德
9.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xiàn)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叫做.
A.引導者
B.先行組織者
C.誘因
D.管理者
10.皮亞杰采用( )研究道德現(xiàn)象。
A.對偶故事法
B.道德兩難故事法
C.兒童故事法
D.加一法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1.教師的 威信有( )。
A..權力威信
B.信服威信
C.知識威信
D.人品威信
12.桑代克認為學習的進程是一 種( )過程 。
A.漸進的
B.盲目的
C.嘗試與錯誤的
D.有目的的
13.安德森(1 983)認為程序性知識是以( )來表征的。
A.命題
B.命題網絡
C.產生式
D.產生式系統(tǒng)
14.馬杰提出行為目標有三個 要素( )。
A.興趣
B.可觀察的行為
C.行為發(fā)生的條件
D.可接受的行為標準
15.小學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小學教學情境中( ) 的基本心理學規(guī)律。
A.智力發(fā)展
B.小學生學習
C.學習生活
D.小學教師教學
16.教育心理 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包括( )。
A.客觀性原則
B.系統(tǒng)性原則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D.倫理性原則
17.美國心理學家加涅(R.Gǎgne)認為學生學習之后要獲得的學習結果包括:( )、態(tài)度、動作技能。
A.智力技能
B.言語信息
C.認知策略
D.元認知策略
18.根據(jù)學習方式的不同,奧蘇伯爾將學習分為( ) 兩種 。
A.接受學習
B.發(fā)現(xiàn)學習
C.機械學習
D.有意義學習
19.我國心理學界比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說,認為品德是由道德認識、( )等心理成分構成的有機整體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行為
20.皮亞杰把兒童的道德發(fā)展劃分 為( )。
A.他律道德階段
B.學習道德階段
C.行為道德階段
D.自律道德階段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21.斯金納 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把一切行為分為應答性和操作性兩種。
22.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與傳統(tǒng)的認知學習理論沒有什么不同。
23.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對學習的基本看法就是: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與重新組織。.
24.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討論進行中 的 作 用 。( )
25.提問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地進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學生理解新知識和使知識進入長時記憶中貯存 。
26.工作記憶保持的時間很長 。
27.成就動機是指對自認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或活動,個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種內在 推動力量。( )
28.做筆記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幫助。
29.建立教師威信的途徑之一是給學生以良好的第 一印象。( )
30.學習動機是 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外部動力。( )
31.做筆 記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幫助。
32.強化 可以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 )
33.在回憶系列材料的時候中間部分記憶效果好 , 首尾部分記憶效果差。( )
34.掌握學習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提出來的一種適應學習者個別差異的教學 方法。( )
35.學習動機 不同,學習效果就不一樣。( )
36.指導法是指教師要給學生以最充分的指導,使學生沿著仔細規(guī)定的學習程序 ,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
37.接受學習為啟發(fā)式教學奠定 了基礎。( )
38.掌握學習是由斯金納提出來的一種適應學習者個別差異的教學方 法。( )
39.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討論進行中的作用。( )
40.完型派認為學習是形成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lián)結,學習的過程是盲目的、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