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教學論》2023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2-0005
試卷總分:100 得分:98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 ) 是智力因素的核心。
A.記憶力
B.思維力
C.想象力
D.注意力
2.( )是 對 原 有 的 記 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A.聯(lián)想
B.想象
C.記憶
D.觀察
3.( )合編的《國文百八課》,是當時很有特色的一套初中語文課本。
A.夏丏尊、葉圣陶
B.朱自清、葉圣陶
C.黎錦熙、王森然
D.夏丏尊、黎錦熙
4.( ) 就是人腦對有關(guān)信息進行編碼、貯存和提取的認知加工過程。
A.識記
B.注意
C.聯(lián)想
D.記憶
5.( )就是人腦對有關(guān)信息進行編碼 、貯存和提取的認知加工過程。
A.識記
B.注意
C.聯(lián)想
D.記憶
6.真正的閱讀是從( )開始的,它是閱讀的核心。
A.感知
B.認讀
C.分析
D.理解
7.( )是有目的的 、較持久的、伴隨著積極思維活動的感知覺活動。
A.觀察
B.注意
C.想象
D.聯(lián)想
8.( )是激發(fā)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并導致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動力 。
A.興趣
B.性格
C.意志
D.動機
9.美國著名 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 )的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
A.桑代克
B.斯金納
C.布魯納
D.加涅
10.( )是對原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 的心理過程。
A.聯(lián)想
B.想象
C.記憶
D.觀察
二、多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1.赫爾巴特的“四 段論”即( )。
A.目標
B.明了
C.聯(lián)想
D.系統(tǒng)
E.方法
12.五經(jīng)包括:
A.《詩》
B.《樂》
C.《書》
D.《禮》
E.《易》
F.《春秋》
13.四書包括 :
A.《春秋》
B.《大學》
C.《中庸》
D.《論語》
E.《孟子》
14.口語交際評價的方式有( )。
A.間接測試
B.半直接測試
C.半間接測試
D.直接測試
15.論據(jù)有兩種類 型:即( )。
A.理論論據(jù)
B.事實論據(jù)
C.直接論據(jù)
D.間接論據(jù)
16.寫 作 素 養(yǎng)的基本構(gòu)成:( )。
A.品德素養(yǎng)
B.認識水平
C.創(chuàng)新能力
D.思維品質(zhì)
E.知識素養(yǎng)
F.情感積淀
G.語言素養(yǎng)
17.黎錦熙在《 國文教學法 》中提出了三段式的教學過程:即
A.理解
B.練習
C.討論
D.發(fā)展
18.具體的朗讀 方法主要有( )幾種。
A.教師范讀
B.學生對讀
C.學生個人朗讀
D.學生齊生朗讀
E.學生分角色朗讀
19.語文教學設(shè)計的程序包括:
A.確定教學目標
B.處理教學內(nèi)容
C.構(gòu)思教學過程
D.選擇教學方法、手段
E.與學生對話
F.設(shè)計練習、編寫教案
20.王森然提出了四段教程:( )。.
A.參考
B.研究
C.討論
D.總結(jié)
E.讀后
21.記敘文閱 讀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A.理清記敘順序
B.記敘結(jié)構(gòu)
C.表達方式
D.語言風格
E.主題思想
22.( )并列成為語文課程五大板塊。
A.綜合性學習
B.識字與寫字
C.閱讀
D.語文知識
E.寫作
F.口語交際
23.小說教學可 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A.人物關(guān)系
B.故事情節(jié)
C.人物形象
D.思想內(nèi)容
24.語文課訓 練 口語交際能力主要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
A.朗讀課文
B.課前演講
C.課堂發(fā)言
D.課堂討論
E.辯論
25.現(xiàn)代閱讀理念認為,閱讀是( )之間對話的過程。
A.學生
B.環(huán)境
C.教師
D.文本
26.魏書生提出實施“ 課堂教學 六步法 ” ,按照( )等六個步驟實施教學。
A.定向
B.自學
C.討論
D.對話
E.答疑
F.自測
G.自結(jié)
27.改寫指 導課的改寫方式包括:( )。
A.改命意
B.改人稱
C.改文體
D.改語言
E.改結(jié)構(gòu)
28.想象按不同的標 準 可 以 分成不同的種類:( )。
A.感性想象和理性想象
B.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
D.自發(fā)想象和自覺想象
29.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 法有( )。
A.講授法
B.研究法
C.比較法
D.鑒賞法
30.說明 的方法:( )等
A.舉例法
B.分類法
C.比較法
D.列數(shù)字法
E.下定義法
F.引用法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31.教學活動實質(zhì)上是一種教師和學生及教學內(nèi)容之間多向的交流過程 ,是一種以心理活動為主的人為作用過程。
32.綜合 性學習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
33.現(xiàn)代閱讀理念認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34.傳統(tǒng)閱讀理 念認為,閱讀教學或以教師為中心,或以學生為 中 心。
35.綜合性學習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人 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
36.綜合性學習應強調(diào)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diào)和實 施的能力。
37.難 度 是 指 試題對被試者水平差異的區(qū)分能力。
38.綜合性和實踐性是語文科的重要屬性 。
39.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 織者。
40.結(jié)束技能功能:總結(jié)學生內(nèi)容,幫助學生把握教學重點,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鞏固新學知識,加強記憶。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