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學基礎》在線平時作業(yè)1-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5 分)
1.{圖}下圖不同含水系統(tǒng)中最具供水意義的系統(tǒng)是:()
A.系統(tǒng)a
B.系統(tǒng)b
C.系統(tǒng)c
D.系統(tǒng)d
2.描述飽水帶中的水體特點錯誤的是:()
A.飽水帶中都是重力水。
B.飽水帶中的水體是連續(xù)分布的。
C.飽水帶中的水體能夠傳遞靜水壓力。
D.在水頭差的作用下,飽水帶中的水可以發(fā)生連續(xù)運動。
3.對構造裂隙水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構造裂隙水局部流向與整體流向基本一致。
B.構造裂隙的張開性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張開程度,描述裂隙巖層的透水性時,方向性極為重要。
C.構造裂隙水都是潛水。
D.構造裂隙水都是承壓水。
4.有關地下水資源的可恢復性描述錯誤的是:()
A.地下水是天然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它具有可恢復性。
B.地下水資源的再生是通過水文循環(huán)使水量恢復、水質更新的
C.地下水資源的恢復能力就取決于可能補給源水量的大小。
D.一個恢復性很差的含水系統(tǒng),其規(guī)模再大,儲備水量再多,也會被用完(枯竭)。
5.對自然界巖石中空隙的發(fā)育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A.松散巖石只發(fā)育孔隙。
B.堅硬的巖石中只發(fā)育裂隙。
C.可溶巖石中只發(fā)育溶穴,不存在其它類型的空隙。
D.自然界巖石中的空隙可以包括多種類型。
二、判斷題 (共 15 道試題,共 75 分)
6.1毫克當量硬度相當于2.9德國度。
7.濕潤山區(qū)潛水常有咸淡水界面。
8.在寬大的空隙中(大的溶穴、寬大裂隙),水的流速較大時,容易呈紊流運動。
9.絕對濕度表示某一溫度條件下空氣中水汽的含量。
10.控制流動系統(tǒng)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水文、氣候)。
11.等大顆粒立方體排列時,巖石中的孔隙度小。
12.地下水資源的系統(tǒng)邊界比較容易確定。
13.三種含水介質中的空隙分布特征不同,但連通性基本相同。
14.包氣帶水的存在形式包括結合水、毛細水和氣態(tài)水。
15.地質循環(huán)途徑長,速度緩慢,在地質歷史進程中進行。
16.地下水中含CO2 愈多,其溶解碳酸鹽巖與對結晶巖進行風化作用的能力便愈強。
17.含水系統(tǒng)發(fā)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是地質結構。
18.流線的疏密可以反映地下徑流強度,流線密代表徑流強,流線疏代表徑流弱。
19.地下水不是一種復雜溶液,它基本上在化學上是純的H2O。
20.大氣熱源就是來自于太陽熱輻射。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