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修辭學》作業(yè)2
共20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10題,50分)
1.敘事狀物時運用詞語,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覺相互溝通起來,這種修辭方式叫( )。
A、回環(huán)
B、排比
C、連珠
D、通感
2.“白毛男”屬于( )。
A、音仿
B、詞仿
C、義仿
D、字仿
3.“十一月,廣州還是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北國名城哈爾濱早已草木皆冰了?!边@句話是( )修辭格。
A、拈連
B、仿詞
C、雙關
D、反語
4.利用語音或語義條件,有意使語句同時關顧表面和內里兩種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方式叫( )。
A、排比
B、連珠
C、通感
D、雙關
5.楊樹達的著作為 。
A、《中國修辭學》
B、《中國修辭學研究法》
C、《修辭學教程》
D、《修辭學》
6.使用“猶如、有如”一類喻詞的比喻方式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7.頂真也叫( )。
A、聯珠
B、回環(huán)
C、排比
D、連珠
8.反復的基本類型包括:連續(xù)反復和( )。
A、間隔反復
B、對比反復
C、排比反復
D、對偶反復
9.夸張可以分為擴大夸張、縮小夸張和( )。 ?
A、超前夸張
B、超越夸張
C、比喻夸張
D、比擬夸張
10.( )被稱為“文學的第一要素”
A、文字
B、詞語
C、句子
D、語言
二、判斷題(共10題,50分)
1.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這種修辭方式叫反對。
A、錯誤
B、正確
2.傳統(tǒng)意義上,文學語言被認為是與口語對立的,最合乎語法的規(guī)范語言。
A、錯誤
B、正確
3.對比的使用總的來說是揭示對立意義,使事理和語言色彩鮮明。對比可以使客觀存在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表達得更集中、更加鮮明突出。
A、錯誤
B、正確
4.反復是有意義的“重復”,在說理文、記敘文中運用,能起到加強論點、分清條理的作用。
A、錯誤
B、正確
5.文化語境指說話人生活于其中的社會文化背景;情景語境指言語行為發(fā)生時的具體情境。
A、錯誤
B、正確
6.在我國現代修辭學史上,最早給修辭學下定義的是湯振常先生.
A、錯誤
B、正確
7.運用設問,不能隨意,一定要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
A、錯誤
B、正確
8.借代可以分為特征、標志代本體、專名代泛稱、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整體、結果代原因等。
A、錯誤
B、正確
9.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體特征就在于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
A、錯誤
B、正確
10.意趣可分成“有名趣”和“無名趣”兩類。
A、錯誤
B、正確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