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理論》作業(yè)4
共25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6題,24分)
1.()藝術是教學語言的輔助手段。一般分為板書、板演、板畫三種形式。
A、語言
B、非語言
C、書面
D、板書
2.()是對教師要教什么的說明,著眼于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描述,是對教師活動的一種期望。
A、教學目的、教學任務
B、教學目標
C、培養(yǎng)目標
D、教育目的
3.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發(fā)揮著核心作用,它既是教育的主體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A、課程
B、教學
C、教師
D、學生
4.()是完成一項課程計劃的整個過程。它包括設計課程方案與文本、課程實施與教學、課程評價與課程修訂等工作。
A、教材編寫
B、課程設計
C、課程類型
D、課程開發(fā)
5.以學科知識分化程度為標準,課程可分為()。
A、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B、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C、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
D、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6.1918年,美國教育學者博比特出版《()》一書。一般認為,該書的出版標志著課程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
A、怎樣編制課程
B、課程編制
C、什么知識最有價值
D、課程
二、多選題(共8題,32分)
1.根據(jù)評價目的分類,可將課程評價分為:()。
A、效果評價
B、決策性評價
C、研究性評價
D、工作性評價
2.常見的教學媒體分類,是根據(jù)教學媒體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把教學媒體分為()。
A、視覺媒體
B、聽覺媒體
C、視聽媒體
D、綜合操作媒體
3.課程與教學的哲學基礎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與教學的()基礎。
A、世界觀
B、本體論
C、認識論
D、價值論
4.按資源空間分布和支配權限,課程資源可分為()。
A、素材性課程資源
B、校內(nèi)課程資源
C、校外課程資源
D、條件性課程資源
5.課程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等幾個部分。
A、課程計劃管理
B、課程實施管理
C、課程標準管理
D、課程編制管理
6.教材的編寫和選用要遵循幾條原則:()。
A、針對性
B、科學性
C、系統(tǒng)性
D、趣味性
7.20世紀以來,教學論研究大致呈現(xiàn)兩大發(fā)展路徑:一是哲學的研究取向以()為理論基礎,主要探討教學的目的、任務、原則、內(nèi)容、手段方法、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如德國、蘇聯(lián)、日本、中國。二是心理學的研究取向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把教學理論作為一種處方性和規(guī)范性理論,探討教學的程序、策略與技術,如英國、美國等。
A、心理學
B、教育學
C、認識論
D、倫理學
8.20世紀70年代以后,課程研究多樣化態(tài)勢初現(xiàn)端倪。課程理論著作主要有()等等。
A、美國坦納夫婦著的《課程編制的理論與實踐》
B、英國勞頓著的《課程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C、前蘇聯(lián)克拉耶夫斯基等主編的《普通中等教育內(nèi)容的理論基礎》
D、派納主編的《理解課程》
三、判斷題(共11題,44分)
1.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按照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結果進行測量,并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
A、錯誤
B、正確
2.車里霍爾姆斯于20世紀80年代末建立起“課程的后結構觀”。其基本內(nèi)容是:提出并運用“批判實用主義”來研究課程問題,對“學科結構”進行后結構分析,把課程看成是一項社會工程。
A、錯誤
B、正確
3.在我國,“課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漢朝,孔穎達在《五經(jīng)正義》里為《詩經(jīng)·小雅·巧言》中“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奕奕寢廟,君子作之”一句注疏:“以教護課程,必君子監(jiān)之,乃得依法制之?!睋?jù)考證,這是漢語文獻中最早出現(xiàn)的“課程”一詞。
A、錯誤
B、正確
4.活動課程過多注重間接經(jīng)驗的學習,易脫離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A、錯誤
B、正確
5.好的課程管理應該是以教師為中心,吸納一線教師和管理者的智慧,賦予教師課程開發(fā)和改革的權利,讓教師從被動變?yōu)橹鲃?,從外圍變?yōu)橹行模蔀檎n程管理與開發(fā)的拓荒者。
A、錯誤
B、正確
6.分析哲學產(chǎn)生于20世紀30年代,其重要代表人物有皮爾士、詹姆斯和杜威等。
A、錯誤
B、正確
7.在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研究對象之中,課程與教學活動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研究對象。
A、錯誤
B、正確
8.與課程目標相比,教學目標的范圍要小,包含年級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
A、錯誤
B、正確
9.建構主義關于課程與教學的基本觀點可歸納為:(1)學習者具有主體性和能動性,建構著關于客觀世界的知識。(2)學習是學習者的一種主動建構活動。(3)知識學習不是教師簡單地向學生傳遞,而是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基礎上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4)教學的作用僅僅在于給學生提供活動機會,幫助、促進學生組織自己的經(jīng)驗,建構自己的知識,而不是去發(fā)現(xiàn)本體論意義上的客觀現(xiàn)實。
A、錯誤
B、正確
10.我國現(xiàn)階段的基礎課程改革要突出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特征。
A、錯誤
B、正確
11.以具體的課程為評價對象的是教學評價。
A、錯誤
B、正確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