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開放大學24秋漢語中的中國文化形成性考核二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馮夢龍的著作()。
A.《初刻拍案驚奇》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西廂記》
2.中國古典戲劇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麗娘和崔鶯鶯等經(jīng)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與上述人物對應(yīng)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西廂記》《漢宮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廂記》《桃花扇》《漢宮秋》《牡丹亭》
C.《漢宮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廂記》
D.《漢宮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廂記》
3.古典戲曲《牡丹亭》的作者是()。
A.紀君祥
B.湯顯祖
C.關(guān)漢卿
D.白樸
4.杜麗娘是哪部戲曲里的人物()。
A.《西廂記》
B.《桃花扇》
C.《牡丹亭》
D.《長生殿》
5.明代市民文學的主體象征——小說發(fā)源于()。
A.唐詩
B.宋詞
C.元曲
D.宋元話本
6.《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是()。
A.《金陵記》
B.《石頭記》
C.《五色石》
D.《鳴鳳記》
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反映的中國古代的審美觀念是()。
A.尊崇自然
B.尚意追求
C.詩言志
D.文以載道
8.“智多星”是《水滸傳》中哪位英雄好漢的綽號()。
A.晁蓋
B.宋江
C.吳用
D.盧俊義
9.范進是下面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A.《紅樓夢》
B.《水滸傳》
C.《三國演義》
D.《儒林外史》
10.《三國演義》中許多典故蘊含哲學寓意,下列選項中的典故與哲學論斷對應(yīng)不正確的是()。
A.諸葛亮借東風——人可以認識并利用規(guī)律
B.望梅止渴——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
C.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D.巢毀卵破——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
11.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今天我們所使用的很多成語或慣用語,都有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下列詞語所對應(yīng)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弄瓦之喜”指生了男孩
B.“椿萱并茂”指夫妻和睦
C.“桑梓之地”指故鄉(xiāng)
D.“七月流火”指盛夏酷熱
12.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一種姓氏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下列關(guān)于姓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復(fù)姓“司馬”來源于古代的一種官職
B.“那”作為姓時讀作“nā”
C.百年老社中華書局的創(chuàng)辦人陸費逵,其姓陸名費逵
D.《百家姓》一書收集的姓氏不止100個
13.我國古代對于年齡有很多獨特的稱呼,其中不屬于滿一百歲的稱法有()。
A.期頤
B.耄耋
C.鮐背
D.杖朝
14.古代文學及藝術(shù)是以()為價值取向的。
A.真
B.善
C.美
D.仁
15.白居易的著名詩篇有()。
A.《秦中吟十首》
B.《長恨歌》
C.《琵琶行》
D.《登高》
16.下列哪項屬于我國古代常見的行禮方式()。
A.頓首
B.作揖
C.握手
D.拱手
17.下列文獻記載中沒有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類比思維模式的是()。
A.“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B.“上下與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壁”
18.下列屬于八大菜系的是()。
A.魯菜
B.川菜
C.贛菜
D.湘菜
19.我國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有()。
A.古琴
B.珠算
C.京劇
D.針灸
20.東晉陶淵明的著名作品有()。
A.《歸園田居》
B.《飲酒》
C.《桃花源記》
D.《詠懷》
21.古代所稱五谷是指黍、稷、麥、菽、稻。()
22.中華民族的搖籃是長江流域。()
23.“楚河”和“漢界”在今天的河北省。()
2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歌詠的名山是廬山。()
25.成語“雞鳴狗盜”與戰(zhàn)國四公子中的魏信陵君相關(guān)。()
26.成語“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計量單位,其中“咫”比“尺”短。()
27.臺灣在三國是稱為琉球。()
28.“陽關(guān)大道”原是指通往西域的道路。()
29.魏晉藝術(shù)表現(xiàn)出來最大的特點是怪誕離奇。()
30.明清時期,長江三角洲一帶經(jīng)濟作物大發(fā)展,糧食多仰仗兩湖一帶故有“兩湖熟,天下足”之說。()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

